奋斗路上,一路花香
——记13经济5班 高青龙
高青龙,男,汉族,1995年2月出生,共青团员,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13经济5班学生。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综合素质奖、科研论文奖、社会实践奖、社会工作奖、公司创业策划大赛二等奖,所在团队获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奖”、“优秀宣传报道奖”等,被评为“安徽财经大学优秀志愿者”、“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 白岩松
2016年11月12日,得知要写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事迹,脑海中便浮现出白岩松这句话。我知道,能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回首2013年初入校园时的我,青涩、懵懂,经过大学几年的历练,而今逐渐成熟。我坚信“不要担心,你想要的都会有,只是你要足够努力。”
初见——天真的仰望
2013年9月,在父亲依依不舍的目光下,我走过安检,在火车上站了二十多个小时孤身一人来到了千里之外的蚌埠,这是人生中第一次独自出省。一下公交车就在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报名并找到自己的寝室,收拾好床铺,迎接未来四年朝夕相处的小伙伴。看着他们的父母为其收拾床铺,心中不免有些委屈,但我知晓,我的父母也想陪着我踏进大学的校门,只是囿于条件限制无法伴我一同走进大学的校门。室友说,初次见面就明显地看到了我脸上高原孩子们普遍都有的“高原红”。在他们眼中很多驾轻就熟的东西,于我而言,是陌生的,甚至从未听说过,我就这么傻乎乎地羡慕着他们所拥有的广阔视野,而我的世界则是一个“小小的圈”,并且以为我的“圈子”会一直这么小下去。
蜕变——五彩斑斓的光
站在大四第一学期的尾巴上,回想着进入安财的点点滴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有时候连自己都不敢相信,会有如此大的进步与成长的人,竟然是我自己。生命里很多看似偶然的东西都有其必然存在的基础。譬如选择了青协,选择了应聘学生助理。
选择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大学生活乃至整个生命中都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里,我遇到了可爱的学长学姐,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在青协三年,从青协服务总队一个小小的、默默无闻的干事到第九届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理事长,再到现在看着第十届青年志愿者协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在青协三年的点点滴滴足以用整个余生去回忆。
从怀着忐忑的心情填写报名表的那一刻起,整个大学生活就和这个叫“青协”的组织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大学里最重要的人,最难忘的事都是在这个叫“青协”的“家”里。第七届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的时候,理事长牛浩学长说:“青协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面,如果你觉得玩得开心,你就留下。如果你觉得玩得不开心,青协不是你想的那么好了,你完全可以一脚把它踢开。”我知道,能有自信说出这样一句话的组织,一定值得我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去爱。
在青协的第一个学期,因为从小就在农村长大,没有接触过电脑技术,没有什么才艺,也有很多东西都不明白,有时候连当着大家的面讲话的勇气都没有,只是会勤勤恳恳的做一些学长学姐安排的事情。但就是因为每一次活动我都在,而且在很努力地做着,才成就了现在的我。因为,我知道,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大一下学期,学院招聘新一届的团学助理,在部门学姐的鼓励下去参加面试,很幸运地通过了笔试、面试和试用期,成为新一届的团学助理。
所有能力的迅速提升还是在大二这一学年,因为学长学姐的信任,很多事都是学长学姐们交给我来安排,从“秋天的约定”配乐朗诵比赛到支教、留守儿童之家、福利院再到招聘会,每一次活动都有自己努力的影子,从活动开始的策划到人员安排等各个方面,我都和学长学姐们一同商量。在这一年里,我看到了孩子们在我们志愿者的帮助下露出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看到了福利院的老爷爷老奶奶因我们的探望而流下激动的泪水,听到留守儿童之家的孩子亲自打来电话说他想我们了,想让我们再次去看他,我感受到了一个大型比赛的成功举办我们日渐增强的凝聚力还有大家对青协的爱。
在青协担任副部长的同时,团学办公室也有了我的影子。一开学就和其他三个小伙伴忙着迎接新生,做综合素质测评。虽然之前这些事情在学长学姐的带领下做过,但是真正要亲自实践还是会手忙脚乱,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去琢磨。大多时候,除了上课和社团活动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电脑面前处理着各种文件和表格,闲暇时会想这样忙下去的意义是什么。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不是这难忘的助理经历,就不会有现在凡事苛求完美和做事细心仔细的我,也便没有了今天的我——一名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
在这个平台,我看到了那么多优秀而且在不断努力着的同学,我看到他们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大串的奖项,我看到他们也会因为准备一篇论文、一个比赛忙得焦头烂额。曾经有人说,你必须要做到十分努力才会看上去毫不费力。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执着、仔细、负责、努力。看似艰苦的一年,其实也是成长最快的一年,这一年的我,渐渐在发光,微弱,却五彩斑斓。
感悟——努力盛开,便会绽放
经历过三届青协,也成为了学弟学妹眼里优秀的学长,一遍又一遍的嘱咐第十届的他们时刻记着我们青协的初衷,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听到新理事长在第十届青协第一次全体大会依旧是那句话:“青协是一个家……”。看到学弟学妹们脸上对青协的期盼,突然觉得,传承其实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很多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其实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希望他们的路能走的更好,能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不辜负学院领导与老师的信任和栽培。
总会思考在青协三年来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能力、态度还是选择?后来觉得最重要的是选择和态度,不止一次的告诉学弟学妹们,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态度。若不是选择了青协并且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不会有后来广博的见闻和深刻的感悟,就不会有现在的能力,不会有机会拿到国家励志奖学金,更无法在此刻写下我的个人事迹。
感谢那个懵懂少年当初的选择,感谢自己所付出的一点一滴。也许,我的起跑点在很多人的后方,因为初时他们比我有能力、爱交际,我只有踏实、认真的态度与坚忍的耐力,如今我们却在并肩同行。回首来时汗水滋养的路径,充满艰辛却分外美丽。为青协付出了许多,却也收获着它带给我的幸福与快乐,虽然已经离开了组织,但对于它的关注和祝福却永不停息。无意之间,已经到了大学的尾声,此刻我可以对自己说一句“未负我的青春好时光”。踏着新的步伐,迎着和煦的阳光,我将继续奋力前行,纵使未来栉风沐雨,仍旧相信:我的青春时光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只要我努力盛开,便会绽放!
[师长点评]
高青龙同学,不愧是经济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里的一条“龙”。这条“龙”,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校内外志愿实践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高青龙同学志存高远,奋力腾飞,正努力成长为一条巨“龙”!
经济学院党委书记 王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