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级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赴小岗村调研
1月13日,在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周加来教授的带领下,05级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赴小岗村进行实地调研。此次调研的主题是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共有15人参加了本次调研。 上午,调研组首先听取了“大包干”发起人严俊昌关于当年进行分田到户,实行“大包干”的情况汇报。严先生说:“作为一个干部,一个年轻人,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为人民着想。饿死这么多人,我怎么向群众交代?”顶着巨大的压力,小岗村十八户农民按下了十八个红手印,开始了“大包干”。他们在当年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来,这个做法逐渐得到了中央的认可,掀起了中国农村第一次改革浪潮。 小岗村党委书记蒋保斌向调研队员们介绍了小岗的发展现状,从生产环境、自然资源、交通条件、居民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等方面分析了小岗村“大包干”解决温饱后,为什么没有先富起来,近两年来在政府的帮助下,小岗村广泛引进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了葡萄种植基地,发展二孢菇栽培基地,拓展农民增收的途径。2005年小岗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2500元左右。预计要在2010年人均收入突破10000元。实行土地流转制度,重点吸引大学生来小岗建立种植、养殖基地,目前已有三名大学生落户小岗。 下午,周院长对小岗新村、二孢菇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与当地农民进行交流,获得了小岗村“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的第一手资料。调研组成员分头走访农户,深入了解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情况,听取了农民关于新农村的想法和建议。通过本次调研,同学们不仅实际感受了“中国改革第一村”的过去和现在,而且也学会了社会调研的技能和方法。

左四:“大包干”发起人严俊昌 
调研队员小岗村合影 
当年小岗人按下十八个手印 
纪念馆工作人员讲解“大包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