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数智引领 培养新质财经人才——安徽财经大学《低代码应用》微专业建设侧记
发布时间: 2025-10-17 浏览次数: 12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培育新质人才,近年来,安徽财经大学秉承“诚信博学、知行统一”的校训精神,着力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跨界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质财经人才。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度实践“思政育人、过程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数字育人”的培养理念,在传承中锐意创新,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深植家国情怀、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的应用型人才。

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于2024年正式推出“低代码应用”微专业,2025年,微专业入选教育部“双千计划”首批入库项目,成功通过备案。这一创新举措回应了经济学与技术革命融合发展的迫切需求,为新质财经人才培养提供了新动能。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徽财经大学“低代码应用”微专业建设的创新实践,揭秘“低代码”培养如何为学生的未来生涯注入强引擎。


融合创新:数智技术赋能新质财经人才培养

区别于传统经济学教育,“低代码应用”微专业秉承“理实一体化”核心思想,以理论为基石,以实践为主线。通过“场景导入-理论讲解-平台操作-项目实战-总结反思”的教学闭环,将企业真实业务场景和项目案例融入各教学环节,确保学生“听懂”“做会”。通过场景教学,理解企业各职能、综合管理模块的业务流程与数据逻辑。培养学生的企业流程思维、数据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就业竞争力,构建“理论为道、技术为术、实操为翼”的创新培养体系。

课程模块进行跨专业重构,开设低代码开发基础实践课程、企业职能管理低代码开发实践、企业综合管理低代码开发实践三大课程体系,HR课程、行政课程、供应商管理、物流管理、客户CRM管理、销售管理、连锁门店经营管理、售后工单管理等9大模块,使零基础学生熟练掌握低代码平台的核心组件与数据模型使用,具备独立开发包含数据收集、存储、展示和权限控制功能的简单业务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低代码平台的流程引擎、报表仪表盘和高级权限控制,具备独立开发可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数据动态展示和多角色协同的管理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利用自定义代码、API接口和高级组件,扩展低代码平台能力的方法,具备架构和开发现有系统集成、处理复杂业务逻辑和高定制化需求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聚焦数据处理与数字治理,破解传统财经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难题,课程内容横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工商管理。整合校内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一流师资,引入阿里巴巴、钉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徽霍迹寻踪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专家担任实践导师和任课教师,打造一流教学团队,实现师资队伍的多元汇聚。采用校际共建、校企合作、案例教学、场景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合“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教育”等多个环节,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体系与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筑牢新质财经人才平台支撑

依托国家级一流专业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安徽省第一批数字经济本科专业,与钉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徽霍迹寻踪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校企共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和数字化联合实验室。2024年,“低代码应用”微专业获评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获得专项资金,保障课程开发、实验室建设与师资引进。2025年,微专业入选教育部“双千计划”首批入库项目,通过备案。通过引入前沿技术课程,优化专业结构,为社会培育出一批既懂技术又擅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为推进学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数字化联合实验室系统,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技术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数字管理、平台开发、搭建应用系统,结业后颁发数字化管理师和低代码开发师证书。

展望未来:锻造数字时代的新质财经人才

 “低代码应用”微专业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高层次新质财经人才的关键一步。未来,合作双方将结合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数字经济理念和专业建设要求,订单式设计企业实训实践课程体系,助力学校数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低代码应用”微专业,将深刻把握微专业“灵活机动、快速响应”的优势,通过“小而精”的课程模块赋能学生能力培养,打破传统专业壁垒、学科壁垒,融合社会优质资源,打造紧跟时代前沿、契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我们坚信,通过微专业的学习,学生将超越单一学科的局限,投身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学术研究以及政府治理,以独特的跨界视野和复合能力,成为数字时代的新质财经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安财智慧与方案!

(撰稿:周慧;审核:李刚)